第三十七章 挑衅-《回到大宋做枭臣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徐汉良从魏城贺身旁绕过,走向了他身后的李忠文。
    微微笑道:“忠文兄,感觉何如?”
    李忠文脸上不乏得意:“还算可以,几个别人不曾注意的点,我在读书之时都特意注重过。”
    李忠文和徐汉良,虽然之前都是屡试不中,但不代表两人是直接摆烂。
    只要是这个时代的读书人,对于功名的追求,都是共同的目标。
    即便也有那种针砭科举制的文章出现,但多数都是屡试不中的落第秀才所写。
    “字由感觉如何?”
    李忠文反问一句。
    “尚可吧。”
    徐汉良淡淡一笑。
    “尚可?两个时辰的时间,你一个时辰便出来了,怕是连试卷都没写完吧。”
    刚刚还在旁边张扬的魏城贺,此刻却走到了徐汉良身旁,朗声开口。
    “一个时辰便出来了?这试题本就不简单,估计真是没写完试卷哦。”
    “这科举考的又不只是诗词歌赋,看来这位常熟才子,也只是专于诗词一道啊。”
    “才子?我看未必吧,听闻他那诗词,乃是提前请人写好的,这人和九院诗会的主办大人,有着密切关系呢。”
    “我看他是看不懂经义的,所写出的那什么《西厢记》,简直就是叛逆之书!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果真,魏城贺在说出这些话后,立刻引起了一些人的热议。
    所谓文人相轻,在这方面,自然相同。
    新晋的才子之名,本就容易受到别人的质疑。
    再经过魏城贺的可以挑拨,更是让众人讨论了起来。
    “魏公子,明日放榜之时,咱们拭目以待吧。”
    徐汉良轻笑一声,并未继续理会魏城贺。
    这种人和他多说一句话,徐汉良都感觉是浪费时间。
    和他人不同,诗词这科,徐汉良是不需要过多考虑的。
    脑中本身就有着诗文千篇,到时候按照题目写一首便可以了。
    所以在回到了韩世忠家中后,徐汉良便准备前往团练营之中转悠下。
    韩世忠虽然号称是杭州团练教头,名头听起来不小,但其实没什么权力。
    那林冲照样是号称八十万禁军教头,但在高俅手中就和一个玩具一般。
    第(1/3)页